112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 張○茜(應屆考取)
我原本想當公民老師,在大四那年有同時準備過一次高普考,但由於第一次準備考試,過多內容都不甚熟悉,差不多把課跟完跟做完筆記就去考試了,成績不甚理想,決定在碩二時放棄教程,捲土重來,一邊把剩下的學分修完、一邊寫論文,以及準備112年的高普考,最終有幸上榜。
大學就讀淡江大學中文系,輔修公共行政學系。畢業後有志考取公職,選擇報名志光數位學院考取班課程(一般行政類科),第一年約讀完六成左右便上考場,成績距離上榜還有遙遠的3分,於是決定先找工作,順利的進入戶政事務所當約僱人員,因惰性及上班繁忙之緣故,即使想準備考試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結婚生子後我辭職離開戶政事務所,在之前同事的鼓勵下轉考戶政類科。這次下定決心後,約莫準備半年的時間,報考112地方特考四等戶政(台北市),差0.17分上榜。在檢視成績單後,修改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又準備了約半年的時間,113普考順利上榜。
每天會唸兩個科目的進度,一天的唸書時間約莫6~7小時,因為有小孩需要照顧假日我會休息,直到考前一個月時,假日會多唸一天。
這科我沒花太多時間準備,選擇題部分會偶爾刷題保持語感,作文部分有練習寫過幾篇,有空時我會閱讀課外讀物記下佳句名言,進考場時帶進去看。因為作文要拿高分並不容易,所以上考場我給自己的標準是篇幅寫夠、不要離題、拿到基本分就好。
憲法課本讀完一遍,重要釋字及憲判字記熟,重要的數字題或容易做錯忘記的題目做筆記記下來,考前只帶筆記進考場看。考前一個月時會把憲法及增修條文再唸熟,平時有空就會刷題,憲法是這個科目中最好拿分的,所以這科的憲法分數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法緒的部分多看特別法以及老師上課說很愛考的地方;英文的部分吃老本沒特別花時間準備,但我會每天利用瑣碎的時間背英文單字。
重要釋字、憲判字及聯席會議決議、實務見解等都是常考的重點務必熟悉,我把十年的考古題印下來前後寫過兩遍,課本我讀完三遍,有做筆記將容易忘的概念及選擇題易錯的部分記下來,一樣考前只帶筆記進考場看,這科就是大量練習考古題,不同類科的行政法題目也可以練習。
課本讀完兩遍,十年內的考古題有練習過一遍,申論題要訓練自己看到考題能直接找到爭點,有另外買民法小法典將相關考點註記在法條旁邊方便記憶背誦。
因為之前在戶政工作累積的經驗,這個科目對我而言在準備上較為容易,也是戶政類科中最為簡單的法科,因為大家這科都很強,所以四大法包含細則要背好背滿是基本的,我有把法條印出來並將相關法條做註記以便記憶及背誦,考試時就能整組一起寫,課本部分我讀完一遍,選擇題部分一樣要靠常刷題練習。
選擇題的準備方式,刷題很重要,大量刷題能幫助自己抓到考試常考的重點,花時間多做題目一定不吃虧,檢討錯題也很重要,錯題容易一錯再錯,所以我會做筆記重複看;申論題的準備方式,就是要多動手寫練手感,前提是法條要記熟並懂得運用,一開始可以先照抄公職王的擬答,多練多寫後就會進步有概念,然後能消化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另外,考前我有額外購買超級函授的題庫班課程,加強觀念、同時練習申論的解題技巧。
考試期間也要多關注時事、法科的修法動態以及最新的憲判字,或是實務見解的更新資料。
結婚生子後要能心無騖的準備考試相當不容易,若有志考取公職,建議學弟妹們在踏入家庭前能先考上。準備考試的過程真的不容易,唯有熬過這個過程的人能夠體會,有壓力要適度放鬆排解,唸書時難免也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你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堅持到最後一分鐘,雨過就會天晴。
我原本想當公民老師,在大四那年有同時準備過一次高普考,但由於第一次準備考試,過多內容都不甚熟悉,差不多把課跟完跟做完筆記就去考試了,成績不甚理想,決定在碩二時放棄教程,捲土重來,一邊把剩下的學分修完、一邊寫論文,以及準備112年的高普考,最終有幸上榜。
從開始準備考試到上榜,我歷經了三年的歲月,這段期間我的讀書方式和時程都有漸進式的調整。第一年主要是把課程進度上完,做詳盡的筆記,甚至把老師所舉的例子或說的話逐字記下來,目標就是去弄懂各科的基本概念。
當初決定要報名國家考試之前,其實上網做了很多功課,對各家補習班做了一系列的比較,也在PTT國考版尋找資訊,發現志光的上榜率以及師資相較於其餘兩家高出許多,雖然有些補習班學費便宜一些,但是因為國考版大多都是志光的心得文,後來就決定來志光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