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廖○棋 (雙榜考取)
歷史系畢業,成績普通。在沒有想要繼續攻讀碩士且沒有特殊專長的情況下,對未來的方向迷惘,因此選擇國考的一般行政。 自大三開始自修準備,但並沒有很認真的去看待考試這個行為。直到大學畢業一年後(107年)才去志光補習班補習,那時候才算是正式開始準備。去年(108年)普考一般行政有幸上榜,然而因為一些因素而放棄。感謝父母的諒解與支持讓自己能再次投入準備國考的行列。
高中時期因為考不上公立學校,只好讀私立高中,而且每學期的成績也幾乎都是班級墊底1-2名居多,在大學錄取率相對較高的年代,以吊車尾的成績考上一間末段班的私立大學,連103年初次開始預備司法特考時,也是今天讀明天忘,越念越挫折,對讀書這件事完全是個門外漢。
但自從真正了解國家考試和快速記憶讀書的秘訣後,先後參加司法特考及高普考完全不同類科的考試,不僅皆能快速上榜,還能保有部份選擇分發時的名次優勢。
先回答一開始的問題,什麼樣人可以考上國家考試?依統計學來看,排除最極端的兩部分,個人認為在左右兩個標準差範圍內95.45%的人都能上榜,其中的差異在於「心態和方法」,意即人人都可上榜,只要掌握關鍵的「心態和方法」就能快速金榜題名。
『所有的成就從自己的心開始,努力未必成功,有時需要機運和貴人相助,但心態不正確是絕對無法成功』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這裡要說的不是那種阿Q式的自我催眠,每天喊口號說服自己,而是一種心態。一個相信而且認為自己能上榜的人,在遇到挫折和難熬的階段,能夠透過自己的心態多堅持一段路,因而能夠跨越刷掉大部分考生的阻礙;反觀抱持著試試看的考生,會隨著一關一關的阻礙而被刷掉,就像一個漏斗,開口是廣的,但隨著70%、50%、30%、10%、5%的障礙關卡而越來越少人,每年國考的到考率約略在70%左右僅僅是第一道關卡所呈現的結果。
一個相信而且認為自己能上榜的人,心中不斷地會有一股動力,「為什麼那些人能上榜,我不能?我沒有比他們笨吧!有什麼原因需要突破和修正?」;反觀抱持著試試看的考生,稍加嘗試跨越就想放棄或是悶著頭土法煉鋼苦幹,最後只能當萬年考生或考場砲灰了,所以我認為上榜的第一個關鍵心態就是「我必須相信和認為自己能上榜」,如果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全世界沒有人有辦法能幫助我。
大部分的考生覺得有上榜就好,但這樣的心態卻造成遊走上榜邊緣的成績,不僅可能差個幾分多考個1-2年,連分發名次的選擇性都很少;而自始設定考全國前十名的考生,就算沒有前十名,成績與名次卻相差不遠,更重要的在於「目標為前十名」的考生,面對考試時間的分配、自我的紀律、較複雜的概念或考科時,會有截然不同的作法;反觀想上榜就好的考生,遇到其他考生或朋友約去喝咖啡、遊玩時,一下子就棄械投降了,或是遇到較複雜卻是重要考點的概念時,就想跟考試拚個它不會出題,但「目標為前十名」的考生卻不會如此,因為從一開始的心態就產生天差地遠的結果。
所以建議想快速上榜的考生,先調整自己的心態,相信而且認為自己能上榜,並且將目標設定為全國前十名吧!這個看似沒什麼重要的心態,卻是最關鍵的出發點。
選擇志光數位學院是備考的第一招,考試如同作戰(需要快、狠、準,別用時間跟自己的意志力打消磨戰),時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狀態,我選擇無論在師資、教材、考試相關資源,或是是分校的關懷輔導員等,都是業界較為豐富和有經驗的補習班,在勞工行政這一類科尤其推薦總複習的題庫班,對各個考點的彙整與整理,包括如何答題的技巧,幫助考生功力大增,而且輔導人員會不定期的關心,協助解決使用課程上的問題,從點線面來看是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考補教體系。
其次,我採用「333月」的自創讀書法,前三個月把課程看完並且理解即可;中間三個月一邊把教材內容作成架構或主題式筆記,一邊精讀至少3次;最後三個月使用快速記憶術反覆複習,並且多看題庫考題,還要實際練習寫(架構或主題式筆記術和快速記憶術需要較多說明,恕無法三言兩語寫出分享,尤其勞工行政專業三科,考試時是混著考,三科的資訊量大且界線不明,更需要整體的筆記和記憶術)。
最後,需要有背水一戰,毫無退路的覺悟,若還是想考不上可以怎麼樣…怎麼樣…,甚至以此說服自己,那等同是不相信而且認為自己能上榜,等同是不將目標設定為全國前十名,此時此刻我只有唯一的目標「相信並認為自己能前十名上榜」。
特別感謝這段時間第二次支持我考國家考試的家人們,尤其是我的父母和太太,經過了人生拚搏的風風雨雨,兩次任職公務機關,終於可以在有品質的生活中逐步邁向人生的夢想—鄉間小屋和休假車泊趣,也鼓勵大家堅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高分上榜。
歷史系畢業,成績普通。在沒有想要繼續攻讀碩士且沒有特殊專長的情況下,對未來的方向迷惘,因此選擇國考的一般行政。 自大三開始自修準備,但並沒有很認真的去看待考試這個行為。直到大學畢業一年後(107年)才去志光補習班補習,那時候才算是正式開始準備。去年(108年)普考一般行政有幸上榜,然而因為一些因素而放棄。感謝父母的諒解與支持讓自己能再次投入準備國考的行列。
原是新竹科學園區工程師,因為面臨產業與產線外移,評估未來會有大多數時間是出差大陸、美國的機會,家人鼓勵給了兩方向,一個業界,一個國考,我評估一下台灣現況與未來我極有可能會有中年危機或無薪假發生的情況,接著在與家人討論與鼓勵下報名高普考的公職補習班。
我本身並非相關科系出身,不過許多親友都是公務人員,畢業後曾經在私人補習班擔任過課輔老師,認為工作時長、薪資待遇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且發展性也較為不足,所以才希望能夠進入薪資相對穩定且更有保障的文官體系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