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取心得

108高普考文化行政考取心得-許瑜讌(高考第3名)

108高普考文化行政考取心得-許瑜讌(高考第3名)

高考第3名 / 高普雙榜

#文化行政#高普考

點閱:50

一、基本背景、投考動機 

因為本身喜歡穩定的生活,所以在升高雄師範大學英文系大四的暑假,報名面授班,然後開始準備考試。

 

二、讀書方法

(一)固定地點、固定時間  
1.由於圖書館能分心的東西較少,所以我每天去圖書館讀書,遇到國定假日,便去k書中心。
2.讀書時間安排,我採循序漸進的,剛開始準備國考或剛放榜時,比較難進入讀書模式,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太緊,之後逐漸增加讀書時間,以108高普考為例,我12~3月中旬,從9點讀到16點,之後便去跑步與做休閒活動(其實,就是耍廢),3月中旬後,便從8點讀到19點半,但回家後,還是做休閒活動,放鬆心情,畢竟國考算長期奮戰。

(二)規劃讀書計畫
1.放榜後,立刻計算還有幾天,以規劃每科,每次要讀多少頁,並且給自己一周左右的緩衝時間,以防因讀書計畫拖延,而讀不完。
2.一天讀一科,六科專業科目以六天為一次循環,因為我一天讀太多科,會難進入狀況,而且,一天讀一科,該科可以讀比較多頁,容易將當天讀到的前後內容作連結,以本國文學來說,在教到司馬遷《史記》採摭古先載籍時,便可以在旁邊寫下先前在教《戰國策》時,提到「《史記》引《戰國策》近百則資料」,並寫下《戰國策》這段課文的頁碼,供查閱,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總複習時,讀到後面,忘了前面的窘況。

(三)熟悉考古題
考古題幫助我找到出題方向,尤其在世界文化史、文化政策分析這二科,世界文化史是因為考試非常常出考古題,文化政策分析是因為我對它全然陌生,像本國文學、世界文化史的內容多少國高中都有接觸一點。

(四)一本書主義
我曾被網友長長的建議書單給嚇到,憑良心講,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可以看那麼多書,因此下面我的參考書籍及網站是:「書名或網站名-我看的部分」,我是查詢那些書或網站,而非看完整本書或網頁,就是我曾在那部分有疑惑,因此我去查詢,覺得還不錯的。

(五)注意新聞
我以「文化」「古蹟」「美術館」「博物館」為關鍵字,建立Google快訊,然後將重要的新聞複製貼上到Word,影印下來閱讀、畫重點,不過基本上,除非是討論度很高的議題、近期剛逝世的重要藝術家(藝術概論常考)或國立美術館、博物館討論度很高的展覽,不然只有考前一、二週的文藝新聞(尤其是文化資產相關的)才會有機會入題。

(六)想到就查詢
老師上課沒多著墨的地方,也可以思考會如何出題,並以此為方向,查詢相關資料,以藝術概論 (我是上艾老師的課)為例,老師為把重點放在較重要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所以對其他歐洲國家,尤其較冷門的日耳曼文藝復興就沒較多著墨,因此我就自己查了杜勒的故事、作品,而恰好108高考便考出來了。

 

三、各科的準備方法

(一)共同科目
1.國文:補習班國文課中,公文寫作及作文的第一堂課對我很有幫助,讓我了解公文、作文的書寫架構。
(1)公文,我是考前一天,背格式
(2)作文,我考試時,寫了四面(花75分鐘),但頂多只寫一、二名言佳句,我主要是將本國文學、世界文化史的內容應用在作文中,如108高考作文,我就分別舉了《史記》「鴻門宴」的故事與文藝復興的瓦拉《君士坦丁的贈獻》的研究,此外,當我讀書讀不下去時,我也會抄寫「戴晨志」書中的勵志故事或佳句,當作提神、轉換心情。
2.法緒、憲法、英文:
(1)法緒,讀程老師的筆記
(2)憲法,投資報酬率頗高,除了要熟記重要的大法官解釋(記得有無違  憲及有無違憲的原因),「權力分立各論-中央政府體制」這章也很重要(我 是關旻老師的課本)
(3)英文,我沒特別準備。
(二)專業科目
1.本國文學:我覺得熟讀課本最重要,我是讀了近一年,課本大致記熟後,才開始查補充資料,此外,這科不太會將時事入題。
 (1)中國古典文學,背文學家的代表作品中,關鍵句的原文,並於「讀古詩詞網」找賞析、翻譯,將重點抄寫於課本內
(2)台灣文學,對想了解更多的作品(小說、散文),上網查資料,補充更完整的故事情節。
*參考網站: 讀古詩詞網(https://fanti.dugushici.com/)-重要古典作品賞析、翻譯

2.藝術概論:
(1)西方古典到後現代藝術、台灣藝術很重要,我會加強讀這些部分,並且盡量把課本「參考圖片」格中,所列的所有藝術家與其活躍時期(或年代)、代表作品背起來,並查賞析。
(2)每個月我也會去翻閱雜誌《典藏‧今藝術&投資》、《藝術家》,並把專題報導(每個月的專輯)部分,及其他我有興趣的部分,影印下來讀,我考試的這二年,覺得雜誌的內容並沒特別入題,尤其2018年後,《典藏今藝術》與《典藏投資》合併,使雜誌多了許多藝術投資(不太會入提)文章,不過這些雜誌的內容倒是變成我寫申論題的養份,使我申論題內容更豐富。
*參考網站與書籍:
(1)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index.html)-西方古典作品賞析、西方古典藝術史,與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賞析
(2)「非池中」的「西洋藝術史」專區(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history)-
西方現代、後現代藝術史
(3)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中國繪畫作品賞析
(4)中國巨匠美術週刊-台灣前輩藝術家介紹、代表作賞析

3.世界文化史:
(1)該科內容可以說是高中世界史與其延伸,而我強烈建議以寫考古題的方式,掌握出題方向,並針對常考的地方,加強記憶,因為考古題重複出題的機率頗高,考前我都讀我練習的申論題,當作考前衝刺複習。
(2)對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有疑惑,我都會去翻《基準高中歷史典範-世界史整理篇》,它是我高中時,用的參考書,此外,我也會把它當作世界文化史這科的補充資料。
*參考書籍:基準高中歷史典範-世界史整理篇(大學城文化事業)-遇到不懂,才查

4.文化資產:
(1)我將《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常考子法,抄寫進小筆記本,隨時想到就背,筆記中,除了圈出法條中的關鍵字,方便記憶,我也沒按照法條順序,整理法條,而是將相關的法條,寫在一起,並將看到相關的時事補充在相關的法條底下,例如,我將2018年「空軍官校為辦理排洪工程,逕拆除一座逾70年的飛機堡遺址」新聞補充在《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下方。
(2)準備各文化資產類別、有爭議的文化資產、舊建造物再利用失敗及成功的案例,這些案例除了可應用在文化資產這科,也能在文化行政概要(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派上用場。

5.文化政策分析:
(1)課本(我是讀楊老師的課本)我主要是讀前四篇,及第五篇的《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電影法》《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博物館法》。
(2)把文化部網站從裡到外,仔細看過,把重要資訊影印下來讀,而我會特別關注新訂的法規、草案、施政計畫,與文化新聞,施政計畫或文化白皮書通常都非常多頁,所以我會將文件的大標題盡量留下,再看標題底下有什麼重要的內容,或比較容易考出來的內容,用自己的熟悉的語彙,整理成幾面A4大小的重點。

6.文化人類學:
把課本讀熟(我是讀黃老師的課本),並以第一章總論、第九章台灣原住民、第十章全球化,最最重要,由於第一章總論提到非常多人類學派別,所以我在讀到第四章社會時,回頭將第一章各派別、其代表學者、學者思想、著作,與該學者在前第四章課文出現的地方,一起整理成12頁A4筆記,此外我也將不太會回答的考古題,題目連同擬答,一起寫在相關課文旁邊。
(2)準備幾個自己本身就熟悉或有耳聞的台灣地方節慶(地方宗教與產業的節慶都要)、地方博物館、社區營造案例(要有各類型的,如:原住民部落的、地方產業振興的……)。
*參考書籍:
(1)台灣的地方新節慶(遠足文化)-地方節慶案例
(2)台灣的特色博物館(遠足文化)-地方博物館案例

 

四、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申論題的練習可以open book,還是最好背熟了該部分,再練習寫?
我一直都是open book練習的,因為我背東西速度很慢,而且各科基本上都是陌生的內容,要把各科都背熟,再來寫,我怕來不及,所以我練習申論題,是練習如何把各資訊去蕪存菁,然後加以組織。

(二)本國文學與藝術概論提到好多作家、藝術家,有必要全部都記嗎?
第一年,我一方面懷疑全部都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沒腦容量記這麼多,所以我沒全部都記,但107普考,本國文學考到了我少數沒記的作家,107地特四等,世界文化史竟然考了一題我覺得很細的藝術史問題,所以嚇得我之後本國文學與藝術概論所有作家跟藝術家都背起來了,不過藝術家的作品,我是記比較有名與我能查到賞析的作品。

(三)自己平均分數離錄取分差1、2分,下次才可能考上(下次就能考上)?
各科考題經常出乎我意料之外,考試方向也是說變就變,我考二年,四場考試(2次高普、2次地特),我一直都跟錄取分差5~6分,沒增加,但也沒縮減,所以考試有時真的得靠運氣,但要準備好了,才能獲得好運,所以不用因為跟錄取分差很多,而難過。

五、結語

我也是記一忘三的人,甚至有時候都已經進考場,才突然想到自己有某個大重點忘記了,所以我認為現階段能做的,就是盡所能的多背一句,是一句,也許這句就真的考出來了!
而且今年高普考,其實直到6月,我都還在擔心讀不完、準備不好,所以考試前,千萬不要覺得「今年不可能了」而放棄,因為結果真的很難說。

  • 公職考試懶人包
  • 國營考試懶人包
  • 常見問題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