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背景、投考動機:
畢業後即就業,工作期間會利用放假參加考試,但工作忙碌無心準備,最後決定離職成為全職考生,準備地方特考時發現自己不擅長法學相關的科目,決定報名志光考取班,配合課程學習,以了解公職考試準備方向及方式。
二、選擇志光的原因:
考試科目有些都是第一次接觸,希望透過志光的課程學習,獲得有系統的資料整理,減少自己盲目鑽研的時間。
三、當初報名課程:
社會行政包含面授與視訊課程。
四、考取班幫助:
課程銜接沒有空檔,可以持續學習與複習。
五、準備歷程:
1.找到適合自己的準備方式:
我寫筆記很慢,花太多時間寫筆記反而焦慮,所以會選圖表或表格比較多的書來準備,我另外還用心智圖APP做出政策的重點圖表,隨時在手機或平板都能複習,抓緊零碎的時間多看幾次,加深印象。
2.考古題很重要:
練習歷年或相關考試的考古題,整理常考重點,熟悉申論答題方式,整理錯題筆記,是我覺得對考試幫助最大的方法。
3.參考上榜者的讀書方式、筆記:
上網參考上榜者的筆記還有準備方式,吸收適合自己的部份,如果有現成的重點整理資料,可以看情況補充於準備過程中。
4.身心的調適:
讀書之餘,還是要適當的休息,太疲憊或太焦慮,學習效果也不好,固定的作息很重要。
5.時間規劃:
(1)我會幫自己安排課表,以一個月為單位,一天分成三個時段(早上9:00~12:00下午2:00~5:00晚上7:00~10:00),每個時段安排一個科目讀書及練習考古題,或上視訊、面授課,把弱科安排多一點時段,且盡量同個科目間隔不要超過兩天,以免隔太久複習容易忘記,每隔一個月視複習進度調整課表。
(2)考前三個月重新安排各科進度,最好能重點式、快速從頭複習一輪。
(3)考前一個月大量練習考古題並整理考題重點。
(4)考前最後一週複習考古題整理出來的重點及各科老師的重點整理。
六、考科準備:
1.國文(含測驗及公文與作文):
測驗題的部分,用歷屆測驗試題的題庫本練習,訓練答題速度跟題感,也會從題庫本的解析或選項收集用在作文裡的材料;作文則是練習快速寫下大綱,再複習相關的名言佳句;公文的部分熟悉架構後,考前一個月,至少一個禮拜寫一篇,平常多看公文範例,熟悉公文用語;國文這科沒有特別安排時段讀,多是利用零碎時間練習,保持熟悉感,有利於考試當下的構思。
2.法學知識與英文:
因為地特考試不理想,過去也沒有法學的經驗,法學知識包含的內容很廣,所以我除了透過上課,也加強練習考古題,做成錯題筆記,整理常考的題型與重要的法規數字,考前加強複習。
3.行政法:
行政法是我最不擅長的科目,準備地特時自己買考試用書來讀,但很多用詞都很陌生,讀起來耗時,且觀念一知半解,所以才下定決心補習,上課跟著程老師的講解慢慢學,每天都安排時間複習還有練習選擇題,加上行政法也包含在法學知識的考科裡,準備時可以持續加深印象。因為考試前的時間分秒必爭,老師整理的講義都有時事議題或是大法官釋憲,節省許多準備時間,搭配老師講解增加印象,事半功倍;申論題的部分,因為以普考為目標,主要將時間放在練習選擇題為主,所以申論只有看老師整理的申論題本背法條及大法官釋憲來準備。
4.社會工作:
因為大學是相關科系,準備起來比較快,社會工作範圍很廣,在書本上主要是用老師的上課用書,再將其他資料整理補充上去。準備方式是整理考古題的出題方向,考前著重複習,平時多了解時事與社會福利相關資訊,社會工作實務的部分,因為我沒有實務經驗,所以提前準備方案或團體規畫,多了解機構或社會服務相關工作內容,充實申論內容。
5.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社會政策是我覺得最難準備的一科,我是透過老師的主題式題庫練習申論,反覆複習社會福利法規的背景、意涵還有內容,平時會以法規為標題,畫出圖表來記憶法條,有空就拿起來邊看邊背。
6.社會研究法:
社會研究法及統計是大學學過的科目,所以我配合上課內容,把每個名詞的定義及概念都弄清楚,做出適合自己閱讀的重點筆記,並多練習考古題。
七、鼓勵未來要考試的同學: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