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方特考三等戶政心得 - 辜○甄(台北市第1名/非本科系)
我會將民法總則、親屬、繼承分開複習。除了把所有法條熟背之外,還要多背老師補充的實務見解,並盡量把實務見解字號背起來,申論題有寫到感覺更加分
決定考公職是去年6月份的事,在此之前一直都在高中擔任代理教師,因此實際準備時間大約是半年左右。因為準備時間短,所以本篇經驗談比較適合已有基礎知識,希望在短時間內用CP值較高的方法考上地特或高普考的同學。
(一)背景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同時有修習教育學程,也通過了教師檢定,因此在專業知識上有一定基礎。畢業後在新莊高中擔任兩年的代理教師,在此期間雖然已經基本遺忘了教育專業科目,但是對於政府現行的政策、教育時事會比較了解。
(二)準備原則
(1) 熟讀基本理論
每個科目都有自身的基本理論和各個學派,這是準備該課目的基礎。因為教育現況及時事時常變動,但是理論基本上不會改變,準備起來較有方向。且理論題不僅出題機率高,即使考的是時事題,也可以用理論作為答題基礎。
(2) 瞭解出題方向與常考重點
對於想要短期考上公職的考生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將每一個知識都讀通讀熟,因此必須合理分配唸書的時間,將重心放在重要觀念上。
至於如何找出重點,除了上課時老師會提示外,就是必須從考古題中分析。大部分的課本都附有考古題,在開始閱讀一個單元或是老師上課前,可以先將考古題瀏覽一遍,把考點圈出來,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那些知識出現得較頻繁,需要重點攻讀了。
(3) 選擇重點準備科目
因為準備時間短,很難將每一個科目都準備到精熟,因此可以適度「放棄」(但不是真的放棄!)某些CP值較低的科目,將時間分配給較有信心的科目,提高平均分。
(三)考試原則
(1)絕對不留白
這是最重要的原則!永遠記得「有寫有分,沒寫沒分」。只要該題不是空白,即使寫的是錯的,也至少會有墨水分。如果遇到沒看過的觀念,可以嘗試從「字面意思」去回答,不要害怕答錯(反正閱卷教授也不知道是誰寫的)。
(2)善用段落、條列
將回答內容用列點的方式來表達,不只可以讓卷面看來更整潔有條理,閱卷者一眼就能看到重點,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增加篇幅!
(四)考古題的使用
(1)使用時機
1.上課前:如前所述,上課之前要先瀏覽過一遍考古題,找出常考重點。
2.上課後:上完課後就到了複習的時間,此時要開始真正練習寫考古題。
(2)使用方法
在複習的時候,只「看」考古題所能帶來的幫助很小,頂多就是幫你再加固知識印象而已。如果要在考場上能發揮良好,還是需要親自「寫」過。在寫考古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整理架構:
每個人在作答的時候多少會有自己的反應心向,也就是「習慣如何作答」,可以把這種習慣加以整理,整合成不同題目類型的作答架構,等到真正上考場的時候直接把這個架構套用到題目中,可以節省很多思考的時間。
2.練習速度:
考試時間2小時乍看之下很長,但其實一題只能分配到30分鐘,而要得高分一般需要每題寫1面半到2面的答題卷,對習慣慢工出細活的考生比較不友好。再加上容易手痠影響速度,故每天持續的練習很有必要,讓手習慣長時間寫字。
(五)各科準備
(1)共同科目
1.國文
選擇題:
分數占比不高,不要花太多時間。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把人手一本的《搶救國文大作戰》拿出來看一看(已經丟了的話就算了)。老師上課認真聽,大概每周一回考古題練手感即可,主要是練一下閱讀題的思路。
公文:
要靠公文把分拉高不太容易,但是一定要拿到基本分。因為公文基本上是有標準格式的,所以準備起來很簡單。一樣是要認真聽課,然後就開始練習考古題,寫完之後找課本的範例對答案,只要掌握書寫原則,一般都能拿到合格的分數。
作文:
如果是文采斐然的人,可以自由書寫,不用在意格式。如果是像我一樣文筆普通又不太有創意的人,可以多參考課本的範文,挑選一個比較拿手的格式,套用到題目中。另外,課本附錄的名言佳句能記就記,多挑選幾句萬用語,考試的時候隨時拿出來用。
2.法學知識與英文
憲法:
考點比較重複,基本上不會超出老師上課的內容,只要認真聽課複習即可。
法學緒論:
分數占比低,範圍又十分廣泛。如果是時間足夠的人可以認真看過各法的法條,如果是想要短期上的話,建議把心力放在總論、民、刑、行政法,還有就是老師上到哪裡看到哪裡。原則上以上範圍可以應付法緒80~90%的考題。
英文:
沒有捷徑,只能多做考古題跟背單字。因為我離英文有點久遠了,所以只好堅持每天一回考古題。
以上三科的共同點在於因為考點較為單一重複(除了英文之外),所以考古題的幫助非常大,如果沒有時間慢慢看課本複習的話,可以考慮利用多做考古題來代替。
(2)專業科目:
1.行政法:
行政法是我第一個開課的專業科目,所以有比較多的時間準備,上的是陳老師的課。陳老師的教學內容細緻,教學方式也很活潑幽默,如果有認真聽講的話可以省去很多重新閱讀課本的時間。考試的準備方法如下:
選擇題:
行政法的選擇題也是考點較重複(偶爾會出現新穎奇特的題目,不過因為出現機率較低而且我準備時間少,所以基本是半放棄的狀態),多做考古題助益很大。可以考慮買一本選擇題的解題書,寫錯或是不確定的題目做記號,複習的時候只要看這些題目就可以了。
申論題:
行政法的申論題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痛。我自己是有買陳老師的行政法申論題解題書,按照重點依序練習。另外,製作觀念小卡(參照下方第六大點第一小點)對我的幫助也很大。
2.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從我修習教育學程開始就一直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所以這次也將它做為重點科目準備。
準備方式:
喬老師編著的心理學課本非常詳細,各個考點都已經包含在內了,可樂老師的教學也很生動,再加上教心比較少出現特殊考點,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準備的一科。複習的時候可以善用喬伊老師的SP卡,因為重點跟格式都已經幫同學準備好了,只需要將整理出來的重點謄上去即可,可以省去不少整理筆記的時間。
重要考點:
(1)動機理論!動機理論!動機理論!(重要的事要講三遍)基本上每年必考,至少一題,運氣好有兩題。而且就算該題不是在考動機,也可以拿出來用。
(2)學習原理(行為學派、認知學派等):也是經常出現的考點,尤其適合拿來解釋學習行為的成因,可以當前言用。
3.教育哲學
教育哲學是我覺得最有必要聽老師上課的科目之一,原因在於哲學許多專有名詞,甚至很多我們日常使用的詞語在哲學上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此必須要靠老師協助釐清觀念,否則自己看書的話,容易陷入茫然中。
(1)準備方式:
羅老師的教學不一定會完全按照課本順序,而是會互相連結一些相關的概念,因此筆記也要將不同單元的觀念整合在一起。另外要注意,和其他科目不同的事,哲學很注重個人思維,閱卷教授也不喜歡看到教科書式的千篇一律的作答,所以在做筆記的時候不應該直接照抄課本上的語句,而是要學習將重點轉換成自己的話語。
教育哲學有時候會考一些比較艱澀少見的觀念(例如曾經考過邊沁的懲罰四規準),因為每個哲學家都有很多的論點,難以全部準備到,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瞭解每個哲學家的所屬派別、主要觀點,如果真的考到從未見過的論點,也可以從他的背景去推測作答(或是把跟該哲學家有關的內容全寫上,就算沒回答到問題也會有分)。
(2)重要考點:
A.哲學流派:教育哲學有很大一部份的考題其實都是在考各種學派的內容,因此建議在整理筆記的時候也依照流派順序來整理。
4.教育行政學:
教育行政學的考試範圍比起上述科目都要來得廣泛,而且考題難易度變化較大,算是比較不好準備的一個科目。
(1)準備方式:
蕭老師的上課方式可能一開始不習慣,但是認真聽講並抄筆記幾節課之後就會發現確實很有用。老師的筆記主要的作用是將各個理論和觀念連貫起來,避免在唸書的時候彷彿各個單元各念各的,彼此毫無關聯,也可以讓同學知道在考場上遇到某個觀念的時候有哪些需要寫的內容。
自己回家唸書做筆記的時候,可以按照老師的格式來整理,將各個理論分門別類到「計畫、組織、溝通、領導、評鑑」五大階段,同時把我國現今的教育政策也整合進來,目的是要在看筆記的時候,可以清楚地瞭解哪些政策用到了哪些理論(或者反過來說,哪些理論可以用在哪些政策裡)。
(2)重要考點:
A.領導理論:
五大階段裡最常被考到的一個,尤其是新型態的領導模式。因為領導理論更新迅速,如果在考場上遇到沒看過的領導模式,可以從字面意義上去推論,通常都可以猜到七、八成,並用舊的理論作為基礎(許多新型領導理論都是從舊理論演變而來)。
B.教育政策與法規:
近年來這部分的考題也不少(例如本次地特四題全考政策跟法規),因為範圍太廣,準備起來容易沒有目標,以下分成政策和法規兩部分說明:
教育政策:
近幾年最重要地當屬十二年國教相關政策,且由於十二年國教至今仍在不斷修改,所以時不時就要搜尋一下最新消息。除此之外,我有訂閱教育部電子報,重大的教育政策改變通常都可以在此看到。不過因為電子報內容較簡略,所以要學會「舉一反三」。例如:電子報中提到私立學校教師退撫機制改善,要聯想到公立學校教師的退撫機制,並做比較。
教育法規:
法規的範圍就比較固定,比較萬用的法規如:憲法§21(國民教育)、§15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基本法§4(教育機會均等)、國民教育法…等,很適合用來當前言或結論。除此之外,實驗三法、師資培育法(尤其是修法內容)也是常考的重點。
5.教育測驗與統計
可能對於不少人來說,教育測驗與統計因為涉及到數學,容易讓人望之卻步,但其實該可以算是準備起來CP值最高的一個科目。
(1)準備方式:
A.教育統計:認真聽課,認真寫考古題,考試範圍絕對不會超過老師上課的內容,如果真的超過了,反正其他人一定也不會,所以沒差。每天練習大概半個小時的考古題即可,維持手感跟記憶。(這大概率是你唯一可以拿滿25分的申論題了!好科目,不把握嗎?)
B.教育測驗:同上,多多練習考古題,考試範圍可能為比較廣泛一點,但大部分還是可以用課本的內容來回答。
(2)重要考點:
A.教育統計:
(A)假設檢定和考驗:重中之重,三、四等咸宜,不算太難,考的機率也比較大。
(B)不排除出題老師報復社會考得特別簡單(例如本次地特考「相關迴歸」)或特別難的可能。
B.教育測驗:
(A)信效度、鑑別度:考試常客,除了要瞭解定義之外,還要知道高低標準、影響因素、提高方法…等。鑑別度要會算,信效度原則上不必。
(B)常模、樣本:考試常客+1。
(C)S-P表:莫名愛考,會看就好(當然定義還是要寫得出來)
6.比較教育
魔王科目,考試範圍如浩渺大海,容易學到習得無助感。如果你其他科都有充分準備的話,可以考慮讓這科半殘(不是全殘!)。
(1)準備方式:因為考地特的時候比較教育還沒開課,我也還沒拿到課本,所以基本上是看以前的學長姐整理的重點。另外,教育部電子報有「國際視窗」欄目,可以透過這裡瞭解國際教育大事。
(2)重要考點:
A.發展史與學派:比較教育的學科發展史波折不斷,故一直都是比要愛考的考點,發展史中的各個流派和代表學者通常也是每年必考一題。
B.各國教育制度:比較重要的是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要熟讀這幾個國家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階段教育制度。其他國家可酌情研讀。
(六)小技巧
(1)觀念小卡
A.內容:找出一個常考的觀念,將與這個觀念有關的內容(以行政法為例,包含:考點、法條、大法官釋字…等)全部整理在一張小卡上。
B.優缺點:複習的時候只要看這張小卡即可,在考場上如果考到這個觀念,可以迅速聯想到重點。但製作起來較為費時費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個人只做了行政法一科。
(2)換句話說
申論題寫作技巧,如果真的覺得寫不了太多,可以把重點用不同的語句再重複一次,主要是為了佔版面,所以不建議太常用。
我會將民法總則、親屬、繼承分開複習。除了把所有法條熟背之外,還要多背老師補充的實務見解,並盡量把實務見解字號背起來,申論題有寫到感覺更加分
會選擇考公職的主因係為了家庭,在公家機關工作比私人公司更能有時間陪伴家人。但因為下定決心考公職的時間太晚,看到有法科及心理學要準備時,蠻後悔沒有在大學就決定好志向,如果大學就開始準備還可以選修相關課程。
我畢業後考了教師證,當了兩年高中職國文科代理教師,深感教育現場不合志趣,以及正式教師難考上,連代理教師都很競爭,不想再因每年備考影響生活品質,遂轉換跑道準備公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