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張明馨
參加國考前是軍職身份,準備第一年因為懷孕未上完課程,申論寫作基礎幾乎是零,雖有參與考試,但成績極其不理想。第二年完整上完課程,也盡可能練習寫作跟老師討論,並參加奪榜班加強考試能力,倖而上榜。
大學就讀的是財務金融系,大四下學期即進入銀行實習,畢業後也選擇繼續留在銀行發展。但因為金融業競爭激烈,越來越強調業績導向,考量到未來想要穩定一點的生活,因此決定辭去工作投入公職考試。
選擇財稅行政類科,是因為相較其他類科錄取率較高,而且同為商科,覺得準備起來應該比較好上手,但除了經濟學,與大學所學並無相關。而函授的優點在於上課時間較為彈性、可以調整適合自己的速度,且聽不懂的地方可以重複聽。
1.國文(含作文、公文):公文只要格式對,內容寫的好不好,分數差距並不大,所以沒有花很多時間準備,只有在考前了解一下公文用語、把公文格式記熟。作文、測驗基本上也都是吃老本。
2.英文、憲法、法緒:這幾科共同科目我沒有特別準備,只有在考前幾天把上課上過的大法官釋字看過一次。目標只要不讓共同科目把總平均拉低太多分就好。
3.民法:算是很認真準備的一科,課本裡不同類型的申論題幾乎都有寫過一次,平常我會將老師上課有提到的學說見解、實務見解、法條及爭點,於課後再複習一次。但今年民法申論偏難,有考到特別法、近期實務見解,沒有拿到很好的分數,建議準備時,近期的實務見解也要多留意。
4.財政學:因為有經濟學的底子,在上財政學的時候比較好吸收,這兩科都要畫圖,概念也有相關,準備起來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重點在於要清楚各章節的架構、各個模型的運用及繪製。
5.稅務法規:在上課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稅法,老師的上課方式主要以法典講解,會告訴你法條的重要程度和相關條文,也會把立法目的講得很清楚。今年稅法大修法,而稅法的申論題考修法的機率非常高,所以考試前一定要多看幾次有修法的部分。
6.租稅各論:租稅各論這科基本上就是財政學+稅務法規。租各是財政學中對某些章節更深入的探討,並結合的稅法的理論、概念。租各不像稅法需要以法條為基礎,而是著重在各稅間的分析、修法目的及探討各稅間的利弊。租稅各論算是專業科目中可以花較少時間準備卻較容易拿分的一科,但前提是財政學、稅法要先打好基礎。
7.經濟學:因為大學學過經濟學,所以沒特別準備,但經濟學最重要的就是畫圖,重要模型一定要多畫,而且要記熟,計算題也要親自算過一遍,然後多關心時事。
8.中會:大學時學的初會讓我覺得我有學會計的天分,但最後卻是我最想放棄的一科,因為開始上課之後才發現初會跟中會的等級完全不同,有太多眉眉角角要注意,題目常常在玩文字遊戲,內容也非常繁雜,但還是要一步一步跟著老師上課、複習、多練習題目。最後因為所剩時間不多,沒辦法把所有題目都練習過一次,因此後期我幾乎放掉這科去補強其他科,建議如果想要名次前面一點,擁有較多選擇權的話,可以好好準備中會,中會考得好會幫你拉高很多分數。
國考如前輩們所說的,是一場馬拉松,準備的過程非常痛苦。雖然原本工作有些存款,但一開始也就設定只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在辭去工作沒有收入只吃自己的老本、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老實說我自己也是常常感到非常焦慮。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也常看書看到自我懷疑,常常冒出「我真的考得上嗎?明明上課就聽得懂,但怎麼還是老是讀後面就忘記前面?我是不是根本沒有讀通?…」等等的想法,雖然大家都說國考本來就是比誰忘得少,但因為受學生時期的讀書習慣影響,會很貪心的什麼都想記得,但在準備國考的過程中,會發現有時候還是不要太過於鑽牛角尖,得失心太重只會更容易讓自己身處在負面情緒當中,所以有時候該放下還是要放下,趕快加強另一科或其他部分有時候或許會是比較好的方法。
最後想告訴各位還在努力奮戰的考生們,國考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考驗考生的抗壓性。在心理層面的準備,和考試同等重要,雖然常常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心態一定要趕快調適好,才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自我懷疑上,祝福各位都能盡快上岸。
參加國考前是軍職身份,準備第一年因為懷孕未上完課程,申論寫作基礎幾乎是零,雖有參與考試,但成績極其不理想。第二年完整上完課程,也盡可能練習寫作跟老師討論,並參加奪榜班加強考試能力,倖而上榜。
本科系考生,朋友在大學期間準備考試,因而瞭解到會計的相關考試科目,也覺得公職穩定有保障、生活時間規律,因此選擇報名公職給自己一次機會。
在投入公職考試之前是擔任新北市戶政事務所約僱人員,決定當全職考生到上榜大約1年多時間。決定投入公職考試時,有詢問戶政同事選擇哪家公職補習班作為輔助上榜的資源,大部分的戶政同事以志光補習班為首選,因此,決定選擇函授作為我學習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