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普考文化行政心得-劉婷玉(高普雙榜)
我是設計系畢業,在準備考試期間,我在光電產業的研發部門工作,負責協助燈具外觀設計。但因為一直對於藝術相關工作有所嚮往,而強化了準備文化行政考試的念頭。而考科方面,除了藝術概論和我大學所學相關之外,過去對於文史方面也很有興趣,所以讓我更有了準備考試的動力。
一、考試動機
我是歷史系畢業,考試前從事3D animation相關產業,無奈台灣遊戲動畫業環境太糟糕,所以興起考公職的念頭。選擇文化行政是和我過去工作有關,加上其中有著和我大學本科相關的世界文化史,所以決定挑選這個類科來報考。
二、讀書建議
知己知彼,分析自己和過去上榜生的SWOT
實際上我在準備考試前,有將自己的個性跟歷屆上榜生的心得做出比較,跟其他人比,我是屬於EQ、耐心和忍耐力偏低,但是IQ、邏輯力跟論述能力強到炸的人。也因此,我的準備方式會針對自己性格上的缺點進行導正並對自己本身的優點進行擴充。
3C、網路跟印表機
這個類科除了需要文具跟教科書之外,一定要有可以上網的3C產品和網路,這一點和其他類科一堆人過著3C禁慾的生活不同,我認為考文化行政的同學3C反而是必備的,因為時事跟知識廣度決定你考試的論述素材,我知道很多人會選擇買一堆書來強化自己的知識廣度,但我為自己分析,那些書除了世界文化史跟本國文學之外的類科我自己是吃不下去的(我有嘗試買一本XX花的《藝術概論》,真的有夠無聊而且難念)。
而且很多書對時事的敏感度趨近於零,甚至一堆都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過期貨,再者很多相關期刊雜誌都有電子化的版本,整合以上因素我就決定網路就是我擴充知識的最大來源,當然,有印表機就更完美了,擷取網路上的資源並將其列印,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補充教材。網路的資源通常比紙本多元有趣而且可以進行即時超連結,是我很愛利用的地方。
錄音檔(我的核心念書方式)
因為我討厭長時間坐在書桌前看書,跟課本大眼瞪小眼,所以我靠補習班老師上課時的錄音檔,用聽的方式強制將上課時的資訊『洗腦』到自己的腦子裡,到考試結束前各科平均聽3輪,比較硬的課會重聽N輪直到記住(如文化資產這科的《文資法》跟其子法以及國際文獻部分)。
此外,重聽錄音檔的時候,可以結合上述3C進行即時補充,畢竟上課時沒辦法上網針對補習班教材擴充,但在家聽錄音檔的時候可以按下暫停,然後尋找擴充的知識。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你會強制吃下你聽到的資訊,並透過即時網路查資料深化記憶,效率和效能遠大於一直坐在書本前發呆一整天。
尋找戰友(非必須)
當然有個好戰友一起念書一定可以帶你一起成長發揮1+1>2的效果,除了可以一起找資料外也可以用同儕的壓力讓彼此一起提升,也因此讀書會的組成是常見的準備方式,但是尋找隊友時請謹慎,我就不客氣的說,如果你覺得你找到的隊友不太行,請馬上割捨掉,就算一個人念也好過和豬隊友墮落,豬隊友只會害你浪費一堆時間。
考古題
我對寫考古題的見解分前中後3期,前期(從開課到12月)寫考古題是為了累積各類科知識,透過寫考古題的過程快速的認識並融入各類科的領域。
中期是融會貫通期(12~5月)。
而後期(以高普考來說,約隔年5月後)寫考古題是要整合過去所念,並訓練手速,讓自己有能力在1個半小時內寫到1頁半以上的篇幅。
三、準備階段
初期(開課~12月):
上課與錄音檔並行,每上一堂課盡量在當周就做到複習,我的複習方式就是前述的聽錄音檔。
開始寫世界文化史跟本國文學的考古題,這兩個科目是可以做到自己純靠考古題的練習就超越老師上課進度。本國文學殷平之老師會講解申論題的格式,請趁早習慣該格式寫法。
《文資法》跟其子法最好一開始上文化資產課的時候就開始乖乖努力背,越早背熟《文資法》跟其子法後面就越輕鬆,因為各類科(包含文化史、本國文學、藝術概論)加減都會碰到相關考古題。時事整理方面,最好養成每天看文化相關新聞的習慣。
共同法學部分我是跟隨法緒老師跟憲法老師的進度,他上到哪我後面的考題就跟到哪。藝術概論部分我會到圖書館借《典藏今藝術》、《藝術家》作為補充,看到重要文章就一定要印出來,特別是文化時事、文化法律以及大咖藝術家、大咖藝評家有關內容的一定要印。
中期(12到5月):
這段時間除了磨練新的考古題之外,也要複習過去寫過的考古題,並且思考有何精進的地方。畢竟這段時間會隨著念書對上課內容產生有許多新理解,透過這些新理解"複習跟改正"之前練習的部分。共同法科開始自習民法、刑法、特別法的部分。我是使用網路一些題庫網站補足這個部分,透過寫考古題了解民法、刑法、特別法的選擇題考試。
國文我是將老師的講義後面的考古題全寫完,邊寫邊查,有些國文考題的案例可以在本國文學的申論上應用。
注意跟統整文化部相關政策,特別是文化部網站跟相關論壇與臉書資訊。注意文化行政相關的其他法律(如《文創法》、《電影法》等)可以的話盡量背熟,背不起來最少了解其架構跟功用。
後期(5月到7月初上場):
寫考古題注意自己寫的時間,最低要求是1個半小時內要完成一頁半的篇幅。背背背!之前念過的,寫過的整理過的東西完整的吃到自己腦子裡。順便把忘掉的重新記起來。繼續注意文化部相關政策,特別是有提到案例的部分。小心立法院修法,如果法律有新修正最好注意(補習班程怡老師通常會開關懷講座講共同法科修法訊息)。
四、答題策略
對我而言我答題的方式是以 『前言-本文-結論』 的格式為基礎出發。前言跟結論基本上都是題目的換句話說,重點是中間的本文論述部分,大部分以『點列式』作答,內容上盡量以案例跟法規佐證與擴充篇幅,這樣可以讓整篇文章充滿專業性,而非淪為口號式呼籲的作答。
上一則:106普考社會行政-黃丹怡
下一則:106高考文化行政-林臻雅
我是設計系畢業,在準備考試期間,我在光電產業的研發部門工作,負責協助燈具外觀設計。但因為一直對於藝術相關工作有所嚮往,而強化了準備文化行政考試的念頭。而考科方面,除了藝術概論和我大學所學相關之外,過去對於文史方面也很有興趣,所以讓我更有了準備考試的動力。
一開始準備考試是在大四,高中指考分發進長榮大學讀會計,渾渾噩噩混了四年最後才開始對公職有興趣,於是依據我國高中喜愛的歷史(擔當高中三年歷史小老師,畢業全校歷史成績前15)去找有關類科當屬文化行政,畢業前在南志有面授一年師資不錯使我感到非常有信心,之後回台東接受數位學院繼續相關師資的教授,雖非完全一樣但仍可保持學習感,然而底子究竟不好前前後後花了五年時間才上榜
本身是傳播學系,對於辦活動以及藝術相關的工作有興趣,因此選擇文化行政類科,並且邊工作邊考試,準備到今年的時候,三月離職念書,四月加入奪榜班進行衝刺,108年考取文化高普雙榜,所以整體而言準備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