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普考人事行政-林家生
我畢業於警專,警察特考及格後工作了五年,因有感於輪值的生活模式實非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便決定辭職,專心準備高普考人事行政考試。但因久未接觸書本,一切從零開始,從摸索到吸收、從焦慮憂鬱到樂觀坦然、從自我懷疑到相信自己,我足足花了三年準備才考取普考。
踏入國考界的原因,為的是和民間企業的工作相比之下,較為穩定的一份工作。由於我是來自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家庭,所以我能夠體會到穩定的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此,當完兵之後,我來到了補習班,細細詢問了國家考試的相關注意事項,最後我選擇了人事行政職系為考取目標。選擇職系為人事行政的原因是因為大學學系是企業管理學系,相關科系亦有探討人力資源的運用,我認為踏入國家考試的第一步是興趣,對於自己所要考取的職系要衷心的喜歡,那麼對於準備國家考試的旅程來說,過程才不會是痛苦的。
另外,給足自己能夠考上國家考試的信心之外,對於落榜也要有十足的心理準備,當時我告訴我自己:如果真的一次考不上國考,對於人生也不全然灰心喪志,只是就像面試一間大公司,在現階段我們能力上有所不足,等到我習得了該具備的技能,在下一次的面試,國家或許會肯定我的能力而錄取我了。這是我對於準備國家考試的動機以及心態。
在準備國家考試的方法上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讀書方法我認為並沒有誰對誰錯、最好最差,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只要適合自己,實力就能一點一滴的累積成長。
我是屬於一本書主義的人,我認為選擇一本好的書籍,並且徹底地了解書中所要傳達的觀念是重要的。國家考試三級人事行政類科要考的科目多達八項,當我初次接觸時,我以為我能夠在各科目從多方的書籍中攝取知識,於是我在補習班上課的同時,也時常跑往書局購買許多形形色色的考試用書,幾個月下來,我發現,初次踏入人事行政的領域我的,已經漸漸的無法吸收這些大量的知識,形成花了八個小時在書桌前苦讀,卻只有不到一半的讀書效率,於是我嘗試選出認為最好的用書,並且盡量讀懂書中所要傳達的觀念,盡量以最少的書籍量來融會貫通觀念。後來,我的書籍量大概減少了有一半之多,讀書效率提升,品質也跟著上升了,自然而然,在面對國考的壓力,也調適、適應得宜。
我準備國考的選擇是數位學院,並不是面授,也不是函授的方式來準備國家考試。數位學院對我來說,提供了很好的讀書環境得以靜下心來,不受干擾的學習。由於我來自台東,在這裡沒有面授班的考量餘地,函授的方式對我家中母親的職業是保母而言,讀書環境又是一大的難題,到讀書中心自學又太過於艱澀的重重困難下,選擇數位學院做為我學習的方式,在這裡,有類似讀書中心的安靜環境,而且用視訊的方式觀看課程,依照自己進度觀看課程,對於國考新手的我,如果有不懂之處得以隨時暫停,然後去了解癥結點,我覺得是讓我成績進步的一大主因。
準備國家考試並不是舉手可得,我視它為長期抗戰,在一開始讀書時,不建議把自己將發條上到最緊繃,先試著慢慢喜歡自己所選擇的類科,然後一點一點的逐漸上調自己的讀書時間,如此之下,對於準備國家考試,無論是選擇題、申論題都不會太過於害怕恐慌。全力衝刺的時間我訂在考試前四個月,那時候幾乎是有時間就拿起書來複習再複習,看過的地方仍然會不厭其煩的再重新了解一次,每次都會有更深層的理解。
考上國家考試固然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但上榜當天開心過後,即將面對的是更困難的考驗,開始當上公務人員適應上的問題,面對這份工作保持的心態,持續進步的動力等等等都是未來要去面對的課題,考上國家考試只是一個開端不是結束。
我畢業於警專,警察特考及格後工作了五年,因有感於輪值的生活模式實非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便決定辭職,專心準備高普考人事行政考試。但因久未接觸書本,一切從零開始,從摸索到吸收、從焦慮憂鬱到樂觀坦然、從自我懷疑到相信自己,我足足花了三年準備才考取普考。
我在大學畢業後曾於私部門任職。離職後,因為身體需要休養,不太適合馬上再投入職場,因此開始準備國考,一邊休息一邊唸書。在考試類科方面,我選擇了跟本科系所學較相近的一般行政考科,雖然部分科目在大學時期曾經接觸過,但都不太記得內容了,而且國考的出題方向跟學校裡的學習重點很不一樣,幸好有補習班老師的帶領,才能更有效的應對考試
我是政治大學公行所二年級生,其實當時面對一個非常艱困的問題,該完成學業後再慢慢考試或是先放下部分學業先考上再完成學業,約略一年順利考取,算是很快的了,其中不乏補習班提供的資源以及人員相關的幫忙,才能在備考之餘,專心衝刺。,後來我選擇先放下部分學業,把重心放在國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