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 陳○蓁
在結婚前我的最後一個全職的工作是北部某鎮公所的約僱人員,因結婚生子的關係而需暫時離職場,但在孩子漸長大時,我想重新回到職場,曾在外面私人企業找工作因年齡及工作時間關係無法需求,於是與先生商量參加公職考試。
從大學時期就想考公職,由於非本科系也有提早準備,但還是全職考了一年多。
當初選擇志光是因為它有開會計先修班,對於毫無基礎的我來說這是非常需要的。我在上正課前大約半年的時間有上會計的課程,不求全部聽懂只為了上正課的時候不會連台上老師在講什麼都不知道。
大學時期選擇面授,每天下課搭車到台北上補習班,因為非本科毫無基礎,選擇補兩年的課程。第一年給自己時間打基礎,每天去聽課但很少複習,直到第二年才開始每周跟課。面授的好處在它能逼自己去現場上課,教室內有很多一起奮鬥的同學,下課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問老師或是跟同學討論。
大部分同學都很樂意討論問題,討論不出結果也可以一起去問老師,盡量不要把當堂課的問題帶回家,才能把面授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最重要還是要跟課,不然新東西一直教,但舊東西越積越多,去補習班上課反而會成為很大的壓力。
大學時期上了兩年的正課,第一年打基礎,第二年就開始認真跟課複習。我覺得兩年班適合沒有基礎的人,因為無基礎想在一年考取有點困難,壓力會非常大,商科的科目需要邏輯理解之外還要大量的練習。考高普考的時候有參加補習班的奪榜班,無奈應屆沒上榜,直到111年地特才有成果。
奪榜班的資源很多,撇除考古題,我覺得最有幫助的是老師會針對一個主題有補充教材,像是財政學或稅法,有些比較常考的主題會整理出申論,如果自己本身不太擅長寫申論的話可以先參考老師的模板,在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考完高考到地特的這段期間我是自己讀書,沒有再去補習班,用的資源除了寫考古題外就是當初奪榜班給的題目跟教材。
讀書會有參加過幾次會計跟經濟的,但因為距離問題沒有參加完全部。會計讀書會如果全程都有認真跟課的話你的會計應該會很強,去那邊會寫大量的題目,而會計就是一個需要練題的科目,在考場上才能快速想到解題方法。我自己的會計也是有些單元嚴重偏科,就是因為那個單元的題目練得比較多,練比較少的單元在考場上反應就會比較慢甚至寫不出來,這些都是很直觀可以看出來的。至於經濟讀書會學姐有給一些全球的經濟時事,申論題可能會考,之前就很愛考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因為補習時還是學生,除了讀書也沒別的事情,但還是覺得考是範圍好多,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解法也沒什麼特別,就是上課的時候盡量吸收,這樣複習時有印象就會比較有效率。我是選擇面授,在下課的時候有問題會先跟左鄰右舍討論,討論不出結果會一起去問老師,久而久之就認識了一群考友。
考試的路上有人一起壓力多少會減輕,在考完高考到地特的這段時間我是自己讀書,壓力就比之前大得多,有問題也只能一直翻書或上網查詢。申論題的部分我是直接看老師整理的資料,有些比較常考的部分我會對照課本跟補充資料做出一份自己的筆記,筆記的部分不用太多都是精華,大概就一張活頁紙是一個主題。
法條的部分我自己是有在平板下載然後在上面做筆記,當然要印出來也可以,可以寫筆記的地方就比較多,但我是不太排計畫的人,所以一個平板上面有所有科目,想讀哪科就打開檔案就好,沒有沒帶到書的問題。考古題我也是直接下載在平板上書寫,這樣不用常常去印,書包也不會太重。
申論題的練習我是用補習班提供的申論紙,在奪榜班的時候大量練習給老師改,自讀的時候就是背之前修改過的部分。我會計跟稅法是柏威(尤柏懿)老師,老師會計教的很深,解題方法也滿白話的,給的題目也多,都練習完的話會計應該不是問題。
稅法的部分老師也給很多補充資料,有修法還會有新舊比較。經濟的部分我是選擇徐喬(吳宗祐)老師,老師上課有時會有小考,而且進度滿快的,經濟很多單元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這科一定要跟著進度走。財政學老師教得很完整,上課也解釋得很清楚,把他的課本全部讀會財政沒問題。
民法的部分我自己花的時間很少就不給建議了,至於租各也沒什麼讀,就是把老師的課本看過一遍再做考古題,因為它跟財政稅法重疊性太高。考完地特到初等考試中間我只有刷初等的考古題,稅法的部分有些小稅要特別注意,因為都是選擇題所以會考得很細。國文的部分現在幾乎都考白話文了,閱讀速度不要太慢應該都沒問題,但有些題目特別長的話可以先看選項再回去看題目,這樣會選比較快。英文的部分只要有7000單就沒問題,初等的英文相對簡單很多。
在結婚前我的最後一個全職的工作是北部某鎮公所的約僱人員,因結婚生子的關係而需暫時離職場,但在孩子漸長大時,我想重新回到職場,曾在外面私人企業找工作因年齡及工作時間關係無法需求,於是與先生商量參加公職考試。
大學非本科系,高中有經濟及初會的基礎,起初會選擇報名國考主要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報名前,在私人企業做專案業務,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1-3小時,有時回到家中也需要繼續上工因為是北漂青年,除了基本的生活開銷外,還須額外負擔房租。常常會捫心自問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即使工作內容是自己喜愛的,但在堅持自己喜好下,還是得向現實低頭….於是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給自己1年的時間試試看,抱持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踏上國考之路。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原想從事本科系的工作,無奈台灣的勞動環境太差,農畜產業又辛苦薪水又低,早出晚歸休假又少,家裡的人也不支持我繼續做下去,沒多久也就去當兵了。當兵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思考了許多,跟同梯和以前的同學聊了很多,最後決定趁著當兵的空閒來準備國考,因為工作內容單純,待遇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