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高考績效審計考取心得-張之齡
高考第1名 / 一年考取 / 應屆考取
#高普考#績效審計
點閱:25
一、源起
之所以投入公職無非是想在畢業後可以有穩定收入,不讓父母操心。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曾到審計處實習,從而對於審計機關的運作與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有進一步的瞭解。
搜尋高考績效審計的相關資訊後,也發現他的名額少但報考人數也不多,錄取率相對較高,以往也有本校的行政系學生考上,而當時的我對於未來職涯其實沒有明確的方向,我認為利用大四的時間去準備國考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因此我覺得自己或許可以把握機會,挑戰績效審計這個類科。
下定決心準備國考之際,我認為補習班可以幫我統整不同版本教材的內容並濃縮重點,讓我在有限時間中吸收最精華的知識,所以我決定開始補習,並選擇了離台北大學最近的三峽當地補習班就讀,雖然視訊班無法當面與老師互動並即時詢問問題,但視訊班讓我可以彈性安排自己的讀書進度,節省往返台北補習的通勤時間,也能有效利用在校的空堂時間念書,使讀書時間極大化。
二、各科準技巧
課程方面,考科當中的審計學以及經濟學對我來說是較為陌生的,我知道這兩科會是我的弱點,因此除了跟著補習班上課進度外,我在校時也去修習外系的審計學、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等課程,藉由多加練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至於各個考科的準備方法如下:
(一)審計學:
我覺得這是當中最困難的一科,我剛開始聽課時完全無法進入狀況,藉由反覆聽課與練習,才慢慢理解當中的奧秘。
審計學的授課老師他上課風格很有趣但也很嚴厲,必須要在上課前盡量把老師上一節課交代要背的重點背好,否則舊的沒背新的又來,會陷入無法跟上進度的惡性循環。
每次上課的板書是精華中的精華,我會在課後才會抄寫並當作複習,且回家再朗讀所學到的重點,我覺得藉由看過、聽過、寫過、唸過能夠增加記憶,以應付申論題作答。
(二)審計應用法規:
老師在第一節課教導我們一個讀書方法,叫作「堆疊式記憶法」,強調念書必須溫故知新,在讀第二章時必須複習第一章,讀第三章時也要從第一章開始複習,以此類推,讓所學知識不斷堆積,得以根深柢固。
跟課的時候我都是以練習選擇題為主,但國考要考四題申論題,因此我在四個月開始練習寫歷屆試題的申論題,也去參加關務特考四等會計當作練筆,並在考前三個月開始把重點法條大聲朗讀並錄音,且利用上學的通勤時間聽,增強記憶力。除了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政法採購法是必讀外,行有餘力可以看一下財政收支劃分法、公債法等內容。
(三)經濟學與成本效益分析:
經濟學的部分,老師上課時會帶很多例題,也會出作業與複習題作為課後練習,我回家後也會複習,盡量把題目再算一遍。
其中我認為經濟學的畫圖分析非常重要,考試時也發現許多題目多會要求畫圖分析,必須謹慎作圖,不要忽略任何小細節,剛開始畫圖可能比較花時間,但熟能生巧,透過不斷的練習就能有效縮短答題時間。
成本效益分析的部分,內容不多所以這部分的投資報酬率蠻高的,而我唸書時把重點在於幾種分析方式(如:淨現值法、內部報酬法、還本期間)的應用。
(四)公共管理:
行政類科的申論題一定要多練習,要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寫出一定的篇幅。唸書時我會先理解每一章節的基本架構與重點,盡量記住大標題,再去細讀細節內容,然後可以透過聯想法、樹枝圖、比較圖表的方式幫助記憶。此外,多加留意時事並將所學理論套入,考試時多加舉例佐證可以豐富自己的答題內容。
(五)公共政策:
準備方式跟公共管理差不多,而針對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可以透過實際例子去理解,這部分要仔細聽老師上課的講解並勤做筆記。因為大二有修過大學的公共政策課程,在補習班開課前,我也利用瑣碎時間先閱讀當時所用的教科書來當作預習。
(六)財務行政:
之前在學校修過課,而到補習班上課等於是幫我再複習了一次,這科其實也涵蓋了審計應用法規的內容,所以可以一起準備,答申論題時有法條佐證也較有說服力。此外可以多多關注政府財政的相關時事與法規,例如:稅款分配、年金改革議題等。
三、結語
相信自己,是最大的力量泉源;堅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跟很多人一樣,我曾經對自己的職涯很迷惘,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擔心自己畢業即失業,參加國考的選擇也曾經受他人質疑,但既然當初自己下定決心踏上國考之路,那就盡心盡力地走完吧,我覺得一件事情只要你全力以赴,無論結果成功或失敗都會讓人有所收穫與成長,因為最精彩的往往是那段努力的過程。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難免心情鬱卒,面臨許多瓶頸也承受很多壓力,感到身心俱疲時,不妨先放下手邊的書,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轉換當下煩躁的心情,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拖著疲憊的身心繼續苦讀反而效率不彰,讓自己充電完成後再繼續奮鬥,快樂一點,讀書之餘也別忘感受生活的美好,如此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