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地方特考三等人事行政心得 - 賴○鼎
大學和研究所皆是師範體系,想尋求穩定的工作和薪水,擔任公務員或教師是最優先選擇。考量到教師部分科系職缺較少,因此選擇參加國考。
本身是東海大學會計系的學生,原本也想像身邊的同學一樣,畢業後就進入事務所工作,但聽很多在事務所的學長姐說,事務所常加班,忙到一、二點才下班的大有人在。而外面的私人企業,薪水最好也才三萬出頭,就算找到工作,企業內部升職的機會及制度也不穩定,在多方考量後,發現公職比較符合我追求規律生活,且工作穩定的需求,在與家人討論之後,便下定決心要考取公職,考取的過程大概認真花了四年準備考試,前兩年還因為無法調適及讀書方法不正確,分數離上榜還很遠,後兩年參考老師的意見及讀書方式及上榜生分享慢慢修正念書方法並調整讀書時間,總成績從差錄取分數10幾分內慢慢進步到上榜。
我是補志光數位學院超級函授課程,選擇超級函授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沒有趕上課的壓力,有聽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倒帶重聽,整理屬於自己的筆記,直到明白老師所講的內容,力求每個科目,能用最快速度重聽第二輪加深印象,再來是總複習課程,因為會計公報的推陳出新,老師都會整理最新的準則與公報內容重點,透過總複習的課程,可以讓我在最快的速度內加深印象,減少需要蒐集資料的時間,以應付複雜的題型,另外,老師用生動活潑的口吻讓上課變得豐富有趣,使人印象深刻,對考試很有幫助。並且有些科目有雙師資可以選擇,可以更符合自己習慣的上課方式,此外我還有多補題庫班,裡面的題目整理以及重點題示更讓我在明白哪些重點自己還沒掌握。不能不說的是志光還有申論批改,一直以來申論都是我的弱項,雖然練習了但卻不知道自己寫的對不對,而補習後有了批改的幫助,更明白申論要如何架構、內容要怎麼寫的簡短有力但卻把所有重點都表達到。
在準備讀書之前有參考過之前上榜生的心得分享,其中選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在準備期間大概分幾個階段複習:
1.上課之後複習加做題目,不熟練或做記號的題目要在課本裡找到自己漏掉的內容,架構想一遍,如果還不清楚再看一次。
2.考前2-3個月,要準備第二輪的複習,每次複習內容就是1-3堂的課程範圍,然後之前標註的題目再做一遍。
3.考前2-3個禮拜,是第三輪的複習,盡量每天每科都有唸,主要是大量快速的複習,然後不熟練的重複背誦跟練習。
正所謂考試不是比誰讀的多,而是比誰忘的少,大部分老師的課本跟講義或公報內容就足夠了,另外我還會寫一年內的國家考試題目,並且調整作息至符合考試當天的日程,老師們上課方式大都有自己的規劃及步調,按照老師的方法大部分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課程也都帶的很完整,但不排除有時考試考的比較偏門。最後,每個人都有弱項及強項的科目,弱項科目讀起來一定很痛苦,屢屢碰壁,但是不能夠放棄,不要求考高分,但至少不能拉低太多分數,準備國考之路,就像一場拉鋸戰,一有閃失就要再來一年,當看到別人在吃吃喝喝而你卻只能抱著書啃,其中的辛苦以及落榜的挫折,只有自己能夠體會,多做題目你就越理解重點,越理解重點你就越能做對題目,做對題目多了你就越有自信,而上榜的實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增加。最後,既然有了目標就好好堅持做下去,願每個考生都能在考試的過程中,累積上榜的實力與運氣。
大學和研究所皆是師範體系,想尋求穩定的工作和薪水,擔任公務員或教師是最優先選擇。考量到教師部分科系職缺較少,因此選擇參加國考。
從大二時開始有萌生未來想考取公職的想法,因為目前就讀的科系未來畢業後的工作性質不太適合我,所以就決定踏上公職這條路,大三下決定開始補習,一開始會選志光的原因是因為離學校近。
大一的時候教授曾帶領我們參觀陸委會與調查局,參觀後對於調查局的工作甚感興趣,因此在求學階段選擇相關考科修讀,無奈體能甚弱,只好打消念頭而選擇了法律廉政作為目標,而且聽在公部門實習的朋友說廉政的工作相對其他一般行政的工作有挑戰性,更確信了我報考這科的決定。
志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設私立正志光文理法商短期補習班 府教終字第103031393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