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普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黃幸雅
大學期間覺得自己唸的科系只想當興趣,不會是未來想工作的方向,在父母的推薦下瞭解公職,因此開始進行準備。在選擇補習班時,因為志光榜單人數眾多,所以選擇志光。
一、緣起
我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而後就讀研究所一年。因對教育與輔導領域有興趣,思考自身經歷、興趣與優勢後決定報考教育行政。
二、準備過程
我準備高普考試期間約莫一年。前半年由於許多課程尚未開課,因此讀書精力著重於理解較不熟悉的行政法與其他法科,並自己複習較熟悉的心理學。後半年教育相關課程陸續開課後則著重複習其他專業科目。以下是我的準備方式:
1. 讀書時間分配: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安排複習科目
每個人適合的讀書方法和步調都不同。我並未明確規劃讀書計畫,主要照著課程進度進行理解、複習、筆記以及精熟,此四步驟自我要求不能落後於課程進度。我會選擇在早上精神最佳的時段讀需要記憶的科目,包含行政法、教育哲學以及各科整理的筆記;下午時段複算教育測驗與統計(下午動腦計算題目特別提振精神);其餘科目如教育行政學、教育心理學、比較教育則穿插安排於白天空檔時段以及晚上複習。
2.筆記的製作:
我針對較不熟悉、需要更清楚架構以利於記憶的科目進行筆記製作。筆記精緻化教科書內容,並整合老師上課補充觀點以及自身的理解與統整。寫筆記的方式並不要求美觀與詳細完整,只要自己看得懂且有利複習與精熟即可。
三、各科準備要領
1. 行政法
(1)授課教師
非常推薦行政法正課班與行政法申論題庫班。老師教學內容豐富且大量補充課本外的知識與見解,講解十分清楚易懂。申論題庫班引導我思考破題與作答的論述架構,且能把握課後給老師改申論的機會,並能從中釐清概念以及作答原則。
(2)準備要領
行政法總論是基本功,總論打好基礎更易於理解往後章節的概念。重複聽老師上課錄音檔並搭配課本與各概念所涉及的大法官釋字、判決判例整理筆記。熟讀老師於課本中強調的重點,熟讀板書,並於考前利用題庫班整理的各重點題目思考作答架構以及重點法條複習背誦。
2.教育心理學
除了重要名詞要能理解概念以外,亦須了解重要實驗以及思考如何應用。複習時搭配課本心智圖,看到架構圖能闡述要點以檢核自己的準備度。教育心理學比起心理學更重於對教育之啟發與應用,平時多注意教育時事,並思考心理學於該議題可以如何應用。
3.教育行政學
教育行政學涵蓋範圍廣,除了課本以外,亦須參考其他讀物以及教育期刊。多閱讀教育期刊除了能了解近期教育熱門話題、時事、研究外,亦能透過筆記摘要重點以利考試作答時進行概念連結。
4.教育測驗與統計
統計不外乎就是不斷練習題目,多練多算培養手感,統計就會很好拿分!測驗多看考古題即能發現熱門考點,信效度是必要熟讀的章節。
5.教育哲學
(1)授課教師
非常推薦比較教育老師。教育哲學是最不容易自讀的科目,文句闡述和專有名詞很難從字面上理解其意義,老師以自身經驗以及故事敘述方式講解哲學概念,除了強調考試重點,也會分享哲學理念如何影響生活及工作態度。老師的授課方式讓哲學不枯燥且能從學習中找到意義。
(2)準備要領
反覆閱讀課本中老師強調的重點詞句,加深記憶並揣摩哲學的用語與文字敘述方式。思考各學派與各主題起源、主要人物、主要概念與主張、教育啟發,答題時把握專有名詞與關鍵字要點,並以帶有哲學味道的文字敘述方式論述。
6. 比較教育
比較教育中各國教育並不好讀,我以基礎理論及方法論為打底基礎,再慢慢拓展各國教育。另參考張芳全老師的著作,並閱讀教育期刊以了解我國與各國教育。
大學期間覺得自己唸的科系只想當興趣,不會是未來想工作的方向,在父母的推薦下瞭解公職,因此開始進行準備。在選擇補習班時,因為志光榜單人數眾多,所以選擇志光。
大學畢業後的四年間選擇了與我大學就讀的本科系-日本語言文化學系相關的工作就業,任職過的兩份工作其實還算順遂,遇到了好的老闆、同事與工作環境,這樣平順的工作和職場氣氛,也讓我當時漸漸安於現狀不想向前跨出步伐,但近年來刊載經濟不景氣和各種私人公司裁員、無薪假的斗大新聞標題不斷出現,對於生活的不安感隱隱約約開始像一顆隨時會被引爆的不定時炸彈不斷答答答的倒數計時。
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選擇在志光數位學院工作,因為天天說服別人,因此在工作二年後,101年開始踏入公職考試,全職一年後,開始一邊上班一邊念書。在104年地特考上普考,至今考上108年高考。可說是花了7年抗戰才考上高考
志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設私立正志光文理法商短期補習班 府教終字第1030313939號
-->